白垩系
中文名称:白垩系
外文名称:Cretaceous System
正文内容:白垩纪形成的地层,一般分上、下二个统。在西欧海相白垩系发育较好,研究较详,根据菊石和瓣鳃类中的小型蛣儿蛤(Ino-ceramus) 等分为12个阶。下白垩统由下而上分贝利阿斯阶、凡兰吟阶、戈特里夫阶、巴雷姆阶、阿普特阶和阿尔比阶:上白垩统由下而上分赛诺曼阶、土仑阶、康尼阿克阶、洛阶、坎潘阶和马斯特里赫特阶。我国白垩系显著特点是陆相和火山碎屑相广泛发育,海相仅见于西昆仑、西藏和台湾等地区。陆相沉积一般以不含火山岩为特征,根据岩性可归纳为松辽、四川、祁连三种类型。松辽的岩性由暗色或夹杂色泥质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夹中粗砂岩,系以淡水湖为主,河流为副的沉积组合;松辽、陕甘宁、北疆等大盆地属此类型。四川型的岩性以紫灰、紫红色的砾岩、砂岩为主、常夹蒸发岩,系河流为主、间以微咸—盐湖的沉积组合;川滇、江汉、湘江—赣江一带大中型盆地属此类型。祁连型的岩性以紫灰或灰色的砾岩、砂砾岩、砂岩为主,系小型沉积盆地群的河湖沉积组合,甘肃西部、秦岭、贵阳—恩施诸盆地沉积属此类型。火山、火山碎屑组合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辽吉黑三省东缘、北京西山、山东、浙闽粤一带沿海诸盆地中,以中基性或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多层碎屑岩、局部含煤和石膏。西藏、西昆仑的白垩系富含海生生物化石,根据岩性及化石分为三种类型:藏北及喀喇昆仑一带以浅色碎屑岩、灰岩为主,夹陆相夹层,属滨海及浅海沉积组合;中部雅鲁藏布江一带以深色碎屑岩、硅质岩、安山岩、玄武岩为主,被认为较典型的优地槽沉积;南部喜马拉雅一带由深色泥页岩及灰岩、泥灰岩为主,属浅海稳定型沉积组合。我国白垩系产石油、天燃气、膏盐、铁、铜等重要矿产。著名大庆油田的油气即赋存在白垩系中。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