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垩纪古地理
中文名称:中国白垩纪古地理
外文名称:Cretaceous paleogeography of China
正文内容:白垩纪总的古地理轮廓和侏罗纪相似。古地中海仍占据着我国西南广大地区,主要占据西藏的大部,东喀喇昆仑、昆仑南缘和埃里木西缘也有分布;这一海区的雅鲁藏布江地带是一深海槽区,并有中基性岩浆喷溢;在这海槽以南和以北是稳定浅海区。另外,古太平洋曾淹没了台湾岛和东北乌苏里江一带。除上述海区外,我国其它地区均为陆地。在陆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山系、高原和古陆(参看中国侏罗纪古地理条目),同时在它们之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盆地。早白垩纪中期以后,我国东部发生重要地壳运动,运动结果,使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西侧的鄂尔多斯(陕甘宁)盆地、四川盆地先后上升转变为剥蚀区;东侧显著下陷,开始形成松辽、华北、淮北、江汉等大型盆地。东部沿海一带火山活动渐趋减弱,形成一系列小型盆地,喷发活动有向东转移之势。白垩纪时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中小型盆地以及塔里木盆、柴达木盆地多红层沉积;黄河沿岸以及吐鲁番、准噶尔、松辽等盆地多杂色碎屑沉积;但东北阜新、鸡西、鹤岗等少数小型盆地仍有重要煤田形成。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