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系
中文名称:石炭系
外文名称:Carboniferous System
正文内容:石炭纪沉积的地层。中国和苏联石炭系为三分。美欧多为二分:下石炭统在北美称密西西比系(Mississipian),在欧洲称为第南系(Diantian),在中国曾称为丰宁系;中上石炭统在北美称为宾夕法泥亚系 (Pennsylvania),在欧洲近来也称为西里西亚系(Silesian)。中国有的学者最近也主张对石炭系采用二分法。世界石炭系的突出特点是:在褶皱运动所形成的边缘凹陷、山间盆地以及地台上往往形成陆相或交互相含煤岩系;在岗瓦纳地台上,突出现象是普遍出现冰碛,属极地大陆冰盖类型。中国北部沿新疆的北天山、甘肃北山至内蒙一线主要为地槽型浅海碎屑岩夹火山岩,厚度巨大,生物群以底栖类和菊石为主,多世界性属种。中部横贯中国中北部为一呈东西延展的相对隆起区;其西部的塔里木地台周缘为碳酸盐岩,中、东部的祁连山褶皱带和华北地台区为交互相的岩煤岩系,厚度小,多世界性动植物化石。南部包括昆仑秦岭区、三江、青藏、扬子区和珠江流域;后二者即中国南方所属范围,为我国石炭系典型地区;早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中上石炭统到处为碳酸盐岩;生物群除世界性分子外,尚存在地方性的珊瑚和腕足类。中国南方区以西的上述广大地区,沉积类型相当复杂。昆仑山及三江一带石炭系由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西秦岭、甘孜-松潘等处则为稳定广阔的灰岩海;西藏广大地区则属稳定型的变质砂岩、板岩、灰岩及中基性凝灰岩,生物群近似华南区;喜马拉亚山区晚石炭世以含有冰碛为特点,通称“岗瓦纳相”。中国石炭系蕴藏有丰富的煤层,还具有工业价值的铁、锰、石膏和耐火粘土等矿产。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