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百科  > 所属分类  > 
[1] 评论[0] 编辑

石炭纪

中文名称:石炭纪

外文名称:Carboniferous Period

正文内容:晚古生代第二个纪,可分为早、中、晚三个世。石炭纪一名于1822年最初创用于英国。石炭纪开始于3.5亿年,延续了7000万年。石炭纪生物界的重要特征是陆生生物得到进一步发展。陆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已占统治地位,晚石炭世起出现最早的原始爬行类。陆生植物面貌在早石炭世仍与晚泥盆世相近,至中晚石炭世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并出现明显的地理分区现象。从中国的北部向东到日本、印尼,向西经中亚、欧洲直至北美东部存在一个热带植物区,以高大的石松、节蕨和科达类十分繁荣为特征;北亚及我国天山-阴山以北地区,从早石炭世晚期开始以草本的真蕨和种子蕨为主,木本植物有显著年轮,称为安加拉植物群代表北温带植物区;以岗瓦纳大陆为中心,存在着另一个以舌羊齿(Glossopteris)为代表的灌木-草本植物群,代表南部温凉气候下的单调植物组合。海生无脊椎动物以?类的出现和发展为其特征;四射珊瑚中以出现大量具有轴部构造的三带型珊瑚为其特征,如袁氏珊瑚(Yuanophyllum)。床板珊瑚仍然繁盛;腕足类以长身贝类的兴起和石燕类继续发展最为突出,化石代表如方格长身贝(Dictyocloctus),分喙石燕 (Choristites)等;营游泳生活的棱菊石类在石炭纪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石炭纪是地壳发展史上重要的造山时期,地壳上分布最广的晚古生代海西山系的雏型,基本上在石炭纪形成。早石炭世末期的苏台德运动是晚古生代最主要一次构造变动,使北美的阿帕拉钦地槽、西欧的莱茵海西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等的主体部分皱起形成山系;西伯利亚地台以南的辽阔地槽区,大致可以中天山-内蒙人民共和国南部一线为界,其北部石炭纪陆相为主,苏台德运动也明显存在。石炭纪的古气候问题中最令人注意的是:岗瓦纳大陆自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的大规模的冰川活动现象、持续时间长达5000万年,属极地大陆冰盖类型。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泥盆系对比简表    下一篇 石炭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