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百科  > 所属分类  > 
[1] 评论[0] 编辑

志留纪

中文名称:志留纪

外文名称:Silurian Period

正文内容:为日文译名。“志留”源于英国东南威尔士一个古代部族(Silures)居住的地方名“Sularia”,1835年莫企荪(Murchison)所命名。志留纪是早古生代最后一个纪,开始于距今4.4亿年,延续了3500万年。志留纪无脊椎动物总貌与奥陶纪相差不大,但内部组分有所变动。在软体动物中鹦鹉螺类衰退,瓣鳃类、腹足类有所发展;棘皮动物中海林檎衰退,海百合发展;节肢动物三叶虫衰退,最早的呼吸动物板足鲎类兴起并达于极盛。脊椎动物中的无颌鱼类和盾皮鱼类在志留纪大量发育。最初的半陆生植物见于晚志留世。志留纪的生物相仍然可分为笔石相和壳相。志留纪的笔石主要有双笔石类和新发展的单笔石类,后者地层意义重要。早世的单笔石胞管为直管状,后渐变为外弯状;中世以弓笔石类为主,这一时期的特点笔石枝出现了幼枝;晚世单笔石类胞管又变为简单的直管状; 志留纪末期笔石类大量绝灭,仅残留少数。腕足类主要有正形贝类、扭月贝类和壳内具有中隔壁和匙板的五房贝类,此外还开始出现具螺旋状腕骨的石燕贝类。珊瑚类主要是床板珊瑚、单带型四射珊瑚和泡沫珊瑚。三叶虫仍然有重要代表存在,如王冠虫(Coronocophalus)。志留纪的海陆分布与奥陶纪相似,唯海域略有缩小;在一些地槽区如科迪勒拉、西欧、乌拉尔—中亚、北祁连、塔斯马尼亚等区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西欧加里东地槽、萨拉伊尔—萨彦岭地槽、祁连地槽和东南加里东地槽等形成褶皱山系,与此同时地台区广泛发生海退。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奥陶系对比简表    下一篇 志留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