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孔虫(
中文名称:层孔虫(
外文名称:目) Stromatoporidea
正文内容:腔肠动物门水螅纲的一目。是一类已绝灭海生群体动物,营底栖固着生活。层孔虫由许多细小个体组成,硬体形态多样,常呈不规则的团块状、层状、圆柱状或板状等。大的群体宽可达2m,厚达1m,小的直径不足1cm。硬体主要由呈同心状相互平行排列的细层和垂直于细层的支柱组成,细层薄,平直或弯曲;支柱限于细层之间或穿过细层,实心或空心,直径很小。相邻两细层和两支柱间的空间称虫室。层孔虫表面常有凹陷的浅沟,呈放射状排列,称星状沟。有的有圆形或不规则的突起,称乳头状突起。研究层孔虫要切制薄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层孔虫于中寒武世出现,而可靠无争议的层孔虫化石出现于奥陶系,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志留纪和泥盆纪是极盛时期,也是造礁的主要时期,石炭纪以后渐少。我国层孔虫化石很少,主要分布在奥陶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和西藏的中生代地层中。常见的属有方格层孔虫(Clathrodictyon),放射层孔虫(Actinostroma)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