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百科  > 所属分类  > 
[1] 评论[0] 编辑

碳酸盐岩结构成因分类

中文名称:碳酸盐岩结构成因分类

外文名称:textureorigin classification of carbonate rock

正文内容:指以有成因意义的结构特征为依据的碳酸盐岩分类。实际上是在碳酸盐岩分类中引进了碎屑岩的成因观点,这种分类方案在目前最流行,也最有价值。例如: 福克(1959,1962)对石灰岩作了结构一成因分类认为石灰岩基本上由异化颗粒、泥晶方解石基质及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三个端元组分构成 。按每一组分的相对比例可把石灰岩划分为三个类型,即Ⅰ、亮晶异化石灰岩;Ⅱ、泥晶异化石灰岩;Ⅲ、泥晶石灰岩,即正常化学岩。加上生物礁灰岩作为第Ⅳ类,共为四个石灰岩类型。进一步的分类是根据了异化颗粒的种类和其它特征。这种分类直接反映成因,亮晶异化石灰岩生成于水动力强的环境,泥晶异化石灰岩生成时水动力要弱得多。而泥晶石灰岩则属很弱水动力环境的产物。顿哈姆(1962)的分类强调了颗粒与灰泥基质的量比及相互关系,用灰泥含量及支撑性质反映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在莱顿的分类中特别强调了颗粒与灰泥之比,用这一比率数值作为作用于沉积物的物理能量指标。这些分类都是目前最流行的,也是最有使用价值的分类方案。碳酸盐岩的结构一成因分类也适用于湖相碳酸盐岩的分类与命名。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凝块石    下一篇 内碎屑灰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