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夏构造体系
中文名称:新华夏构造体系
外文名称:Neocathaysian structural system
正文内容:简称新华夏系。是亚洲东部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主体构造线呈北北东向(NE 18°~25°之间)。是由三条巨型褶皱隆起带和沉积带构成。其中最东边一条隆起带是东亚岛弧,岛弧的西边就是从鄂霍茨克海到南海所淹没的一个沉降带。往西出现了锡霍特山,斜贯朝鲜半岛的褶皱带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的武夷等褶皱系构成第二隆起带。再往西去是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等构造盆地构成的又一沉降带。更西是由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等组成的第三隆起带。越过这个隆起带往西又有一个沉降带由巴音和硕、鄂尔多斯、四川三个盆地组成。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我国东部和东亚大陆濒太平洋地区特有的构造体系,主要在中生代晚期形成,沉降带内自中生代以来接受了大量的沉积,基本控制了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分布。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