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百科  > 所属分类  > 
[1] 评论[0] 编辑

震旦亚界

中文名称:震旦亚界

外文名称:Sinian Suberathem

正文内容:“震旦”一词用于地层专名,始于李希霍芬(Richthoofen)。1922年葛利普(Grabau)根据中国的研究成果厘订震旦系涵义,正式提出震旦系作为系一级的时代地层单位。1924年李四光在长江三峡建立南方震旦系剖面;1934年高振西在河北蓟县建立北方震旦系剖面。几十年来,峡东和蓟县剖面分别作为南方与北方震旦系标准剖面,并认为可以对比。60年代以来,由于较广泛地采用了同位素年龄、微古生物、叠层石等新方法,发现这两个震旦系剖面不能等同对比,南方震旦系位于北方震旦系之上。为此,1975年曾召开专题会议,最后决定采用临时处理方案:将二个剖面叠加在一起,统称震旦亚界。内部分四个系由下而上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前三个系以蓟县剖面为层型,震旦系以峡东剖面为层型。应当指出,亚界是辅助性的地层单位,使用极少;另外,按规定界不应以专有名字命名: 又如按规定“震旦”一名用于亚界,则不能再用于系。故“震旦亚界”一名只能是一个临时性名称,目前已有人将其改为“上前寒武系”。北方“震旦系”广泛分布于东北南部,华北、贺兰山、祁连山、天山、昆仑山一带,以东北南部和华北研究最佳,岩性以碳酸盐岩发育为特征,下部并有火山岩系;南方震旦系广泛分布于三峡、川黔滇、皖南等地,以普遍含陆相红色碎屑堆积及冰碛为特点,在一些地区并夹有中酸性火山岩。近年来,根据叠层石和微古植物的研究,南方的昆阳群、板溪群等变质岩系大致与北方的长城系(群)、蓟县系(群)相当。震旦亚界中蕴藏有铁、锰、磷、石油及天然气等矿藏。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震旦亚代    下一篇 中国前寒武系对比简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