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百科  > 所属分类  > 
[1] 评论[0] 编辑

前寒武纪

中文名称:前寒武纪

外文名称:Precambrian

正文内容:又称先寒武纪。泛指寒武纪以前漫长的地质时期,是地史时期最古老阶段;这一时期生物以水生菌藻类为主,由于少有动物化石保存,故又称隐生宙。研究这一地史阶段,对探索并逐步解决地球(或地壳)的演化、生物的起源和矿产分布规律等理论问题均有重要意义。关于前寒武纪的划分有许多方案。通常对前寒武纪的划分有三大类名称: 第一类将前寒武纪分为早、中、晚,将这些字冠于前寒武纪之前,也有些国家将前寒武纪之后缀以W、X、Y、Z或Ⅰ、Ⅱ、Ⅲ、Ⅳ,总之这一类划分方案都保留了前寒武纪的名称; 第二类不用前寒武纪一词,将其划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有的在太古代之前还划出冥古代),对元古代还进行了详细划分;第三类是使用一些专有的时代名称,如对元古代划分为阿非布代、海力克代和哈德林等,我国通常将前寒武纪划分为震旦纪和前震旦纪,也应属于此类。1977年7月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分会在开普顿开会,同意将前寒武纪两分,认为“太古”和“元古”这两个名称是十分合适和广泛被接受的,把太古和元古作为地质年代单位——宙,与显生宙相对应,即当前总趋势是用太古宙和元古宙这两个名称,并把分界放在25亿年。元古代的上限及其内部划分是争论最多的问题,有几种不同处理方案: 第一方案仍以高等硬壳动物大量出现(6亿年前)作为古生代(寒武纪) 的下限,对元古代采用三分法,自25~18亿年称为早元古代,自18~10亿年称为中元古代,自10~6亿年称为晚元古代,另一方案以裸露动物群(伊迪卡拉动物群)的出现和大量卤素和膏盐沉积的形成为准,将古生代的下限约下移至6.8亿年时期,元古代仍保持三分; 第三种方案是以8亿年左右各大地台区和主要中间地区普遍形成盖层沉积为准,将元古代两分,自18~8亿年为晚元古代,而将时限为8~6亿年的震旦纪归入古生代,这种划分的优点是与构造阶段的界限相合。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隐生宇    下一篇 前寒武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